中华民族历史悠久,中华文明源远流长,栖霞寺舍利塔历经千年依然屹立在美丽的栖霞山下。栖霞古寺舍利塔是中国五代时期的佛教石塔,是中国最大的舍利塔。舍利塔后于隋朝仁寿元年(601年)复修原为五层方形木塔,现存石塔系五代南唐(937~975年)重建,舍利塔的整体结构紧凑,雕饰华美,塔八角五檐,高18.73米,是研究南唐建筑的重要实,中国佛塔艺术的精品之作,是南方非常少见的密檐式塔,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因缘际会,得此善缘,由栖霞寺大德高僧智慧创意,众功德主慷慨捐赠,一年前正式启动银质舍利宝塔的设计制造工作!我们福麟珠宝三代“金银细工”非遗传人,从勘测、设计、到施工,克服种种困难,福麟珠宝没有把此塔当成商品来做,而是倾尽所有的技艺,用心制作,反复的推敲琢磨,追求完美!历经一年得以呈现!
制作此塔的过程就是我们学习的过程,通过制作舍利宝塔,让我们更加了解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,让我们更深切的感受到信仰的力量!我们的制作不能复原它的万一,我们以惶恐之心、敬畏之心,用我们的手艺,表达对先人的崇敬,对佛祖的敬仰!
制作的“银质舍利宝塔”主要采用“金银细工”的錾刻工艺及古法失蜡铸造工艺。“银质舍利宝塔”的仰莲座之上“第一层”部分为整个建筑的中心,内置释迦牟尼佛金佛一尊。整个银塔,通身纹饰,雕饰华美。底座、须弥座四立龙、四力士及八相图、第一层塔为文殊菩萨、普贤菩萨、四天王像、还有七个莲台,均采用“金银细工”代表技艺錾刻工艺制作。这种工艺是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,以特制的工具和特定的技法,在金、银片上加工出千变万化的从清花至高浮雕的各种图案。五层八面屋檐采用“金银细工”最主要的成形工艺——锤揲工艺。这种工艺充分利用金、银质地柔软、延展性强的特性,使之延展并按要求打造指定形状。
整件银塔高1.49米,底座采用红木制作,使用白银50公斤,黄金1150克,历时12个月完成,10名工艺大师参与制作完成。